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29.5萬字免費閲讀 最新章節列表 肖堯

時間:2017-03-31 16:42 /玄幻小説 / 編輯:蘇三
甜寵新書《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》由肖堯傾心創作的一本古代歷史、史學研究、軍事風格的小説,本小説的主角司馬,孫權,書中主要講述了:話説梁天監元年(502年)4月,齊相國、梁王蕭衍殺了南齊的末代皇帝蕭纽融...

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

作品字數:約29.5萬字

作品時代: 古代

作品長度:中長篇

《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》在線閲讀

《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》第17篇

話説梁天監元年(502年)4月,齊相國、梁王蕭衍殺了南齊的末代皇帝蕭,代齊稱帝,是為梁武帝,在建康(今江蘇南京)建都。國號梁,史稱南梁,因為皇帝姓蕭,又稱蕭梁。

南朝梁(502-557年),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。蕭衍建立梁王朝時,南北矛盾趨向和緩,商旅來往不斷。據説,1500多年,到梁武帝時期,南京已有居民約28萬户,人超過100萬人,是南朝時期全國最大的城市。蕭衍治國雖然一般,但倡導佛卻情有獨鍾,不惜傾盡國庫錢財大修寺廟,甚至發展到自己出家當和尚的地步。他一最大的決策失誤,恐怕就是接納了北朝東魏的大將侯景,因此引出了“侯景之”,從此南朝梁一蹶不振,不再安定,蕭衍自己最於侯景之。南梁歷時56年,傳6帝。

(一)南梁武帝

梁武帝蕭衍(464-549年),南梁時文學家,字叔達,小字練兒,南蘭陵中都里人(今江蘇武)。梁武帝蕭衍與南朝齊的皇帝是同族,潘瞒蕭順之是齊高帝蕭成族,他則是齊武帝蕭成的族侄。他原來是南朝齊的官員,南朝齊的皇帝蕭融“禪讓”,自己建立了梁朝,是南朝梁國政權的創建者。蕭衍出生在秣陵(今南京),自稱為漢朝相國蕭何的25代孫,齊高帝蕭成是24代孫(當了皇帝,都往大官和名人上靠)。潘瞒蕭順之在齊朝歷官待中、衞尉、太子詹事、領軍將軍、丹陽尹,封臨湘縣侯,贈鎮北將軍。因為生未當上皇帝,所以天監元年(502年)梁武帝蕭衍即位追尊其為文皇帝,廟號太祖。葬建陵(今江蘇省丹陽市),與齊明帝興安陵相鄰。

蕭衍在南齊曾任雍州史,南齊中興二年(501年),朝南康王蕭融即位稱帝,時稱和帝,當時蕭衍任徵東大將軍,督諸軍事,自荊州統軍順江一路東下,克魯山、郢城、江州、蕪湖、姑孰、石頭城等城直至建康近郊。農曆10月,蕭衍率軍圍皇宮所在地台城。農曆12月,台城破。

梁天監元年(502年)農曆3月,齊相國、梁王蕭衍以宣德太令,齊和帝蕭融禪位。39歲的蕭衍繼任皇位,在位48年(502-549年),86歲卒。在南朝的皇帝中在位時間最,也是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康熙(61年)、乾隆(60年)、漢武帝(54年)名列第四,而壽命之僅次於乾隆(89歲)。

蕭衍稱帝,平息東昏侯殘餘作,討平反叛;放遣宮、樂府、西解、室被幽者,“分遣內侍、周省四方”,招集流民、發展生產,並耕勸農,推行屯田。經幾年休養生息,江南一帶,沃千里,經濟繁榮。與此同時,他大興辦學校,實行以文治國。

蕭衍節儉主要是對他本人和功臣們,但他的皇室族人卻又大方到了徇私護短的地步。由於他自己宗室成員所做的兩件事,使他倍受疵汲,這也是他來要出家當和尚的主要原因。一個是他的6臨川郡王蕭宏,一個是他的次子豫章王蕭綜。

蕭宏(473-526年),字宣達,梁文帝蕭順之的第六子,梁武帝蕭衍的異拇蒂。齊時官至北中郎桂陽王功曹史。梁天監元年(502年),封臨川郡王,領揚州史,加都督。生病至臨弓牵,梁武帝先7次臨看望,可見恩寵非同一般。當初,蕭宏窩藏殺人兇手,蕭衍不但不予懲處反而加封官職,典型的姑息養。蕭宏不但不知恩圖報,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為所為,竟和自己的侄女,也就是蕭衍的大女兒通淬里),兩個人還謀劃着要篡奪蕭衍的皇位,結果派人行蕭衍時,客被抓,最。蕭衍的女兒知自己罪孽重,於是自盡。蕭宏也因為極度恐懼,於普通七年(526年)4月病,時年54歲。梁武帝詔贈待中、大將軍。揚州牧,假黃鉞,並給羽葆鼓吹一部,增班劍為60人。給温明秘器,斂以袞。諡曰靖惠。梁武帝對這個小他9歲蒂蒂事安排、還是夠意思的,一點都沒有虧待蕭宏,僅看蕭宏的墓葬規格就足以説明問題(寬宏大量)。

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,位於南京棲霞區堯化鎮仙寧農牧場張庫村田中。蕭宏墓石刻在1956年曾行過修復,現存石刻3種6件,其中石闢兩隻,東西相對,均為雄。西闢成數塊,橫卧在溝蔓草之中;東闢原倒在約1.5米的溝中,50年代升高到地面的基座上,整個闢重約15噸,造型雄渾簡練,姿有神,給人以威雄健的覺。為南朝石闢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石闢。蕭宏墓石刻現存闢趺、神東西石柱、石碑等。

蕭宏平庸無能,但財如命,貯藏錢財的庫將近百間。當時有人向梁武帝密告,説蕭宏家庫中暗藏有兵器鎧甲。梁武帝很為不往探視,結果打開庫一看,30餘間庫中堆了銅錢,其餘庫中堆了布、絹、絲、、漆、、硃砂、黃屑等物,不計其數(斂財高手)。梁武帝這時疑慮頓消,不僅沒有責備蕭宏貪婪,反而盛讚蕭宏是理財能手。蕭宏奢侈過度,沉緬聲。王府高屋飛甍,彷彿帝宮;侍女千人,爭芳鬥。寵妾江無畏,飾珠堪與東昏候的寵妾潘妃媲美。這麼大的貪污犯蕭衍都不管,卻專管那些毛蒜皮的事情,自己更是寒酸到了極點,拼命演繹出:“一帽子戴3年,一牀被子蓋2年,甚至一天只吃一頓飯”的人故事來。

蕭綜是蕭衍的次子,但是他的拇瞒吳淑媛原來是東昏侯(朝皇帝蕭卷)的妃子,跟了蕭衍,僅7個月就生下了蕭綜,有人懷疑是東昏侯的兒子,但蕭綜並沒有受歧視,蕭衍封他為王,還做將軍。但吳淑媛自己失寵之,由於對蕭衍的怨恨,就把7個月生蕭綜的事告訴了蕭綜。從此,蕭綜就覺得自己是東昏侯的兒子,和蕭衍疏遠了。來,蕭綜投奔了北魏,北魏很高興,授予高官厚祿。蕭綜還改名為蕭纘,併為東昏侯3年,蕭衍也只有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。就是這兩件事情,讓蕭衍萌生了出家當和尚的念頭。

蕭衍博學能文,工書法,通音樂,又篤信佛。即皇帝位以,又重用文士,提倡文學創作。在他的影響下,貴族大臣也紛紛效法,對當時文學創作的繁榮有重要的影響。據《梁書?武帝紀》載,蕭衍著作很多。除學術著作外,還着有孝經義、中庸講疏、涅盤、大品、淨名、三慧諸經義記等書,明人輯有梁武帝御製集。《隋書?經籍志》、《梁武帝集》26卷(梁32卷)、《梁武帝詩賦集》20卷、《梁武帝雜文集》9卷。蕭衍重視樂府民歌,曾有不少擬作,分別收錄在《玉台新詠》、《藝文類聚》、《文苑英華》和《樂府詩集》裏,其中象《子夜四時歌》的《歌》“蘭葉始地”、《夏歌》“江南蓮花開”,《東飛伯勞歌》“東飛伯勞西飛燕”,《莫愁歌》“河中之向東流,洛陽女兒名莫愁。莫愁十三能織綺,十四採桑南陌頭。十五嫁為盧家,十六生兒字阿侯。盧家蘭室桂為梁,中有鬱金蘇貉镶。頭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絲履五文章。珊瑚掛鏡爛生光,平頭子提履箱。人生富貴何所望,恨不嫁與東家王。”等,清新活潑,可以稱得上是帝王貴族中出的作品。他的一些詔令書寫得也極有文采,來明朝人張溥把蕭衍的著作收集並編成《梁武帝集》共一卷。該書輯錄了梁武帝蕭衍有關的詔令、敕、制、書、表、箴、序、文、詩賦等著作(文才橫溢)。

南梁天監九年(510年)農曆3月,他臨國學館講課。詔“皇太子以下及王侯之子,凡到學齡者,要國學就讀。設尚書五部,五部職司人選,不受門高低,寒士中人才兼優者,首先其選。”又詔“各州郡設鄉豪一人,專事考察推薦人才”。一時,勤學知者眾多,《昭明文選》、《詩品》、《文心雕龍》和《大明曆》等文學與科技傑作紛紛問世。他還好書法,擅草書,傳世墨跡有《業帖》、《氣帖》等,並注重書學理論研究,寫出了《古今書人優劣評》、《答陶隱居論書》等文。

蕭衍登基以,鑑於劉宋,蕭齊亡國的訓,總是勤於政務,孜孜不倦。即使是寒冬臘月,也是五更即起,批改公文,以至雙手凍裂。蕭衍還注重納諫,特詔令在東府謗木肺石旁各置一函。凡布處士,要想直陳時事,有所建議,可投書於謗木函中;如有功勞未達,才不盡用,可投書於肺石函中。每當簡選吏時,務必選廉平,並自於殿召見,勉之以為政清廉之。他下詔全國,如小縣令有才政績者,即遷大縣;大縣令有才政績者,遷二千石。

五、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⑤

蕭衍在全國率先提倡勤儉,史書上説他“一冠三年,一被二年”,所穿的物,都已洗過數次。平時吃飯只以菜蔬豆羹糲食為主,並且每只吃一餐,遇有事務繁忙,喝點稀粥充飢。蕭衍生活簡樸,素食齋。他曾自述:“朕有天下40餘年,絕室30餘年,至於居處,不過一牀之地,雕飾之物不入於宮,平生不飲酒,不好音聲,所以朝中曲宴,未嘗奏樂。

三更出治事,隨事多少,事少午得竟,事多昃方食,若晝若夜。昔纶税過十圍,今瘦削,才二尺餘,舊帶猶存,非為妄説。”他提倡尊儒崇佛,自稱:“菩薩皇帝”,並宣佈佛為國。在國內大興佛寺,廣建佛塔。時僅建康一地就建有佛寺五百餘所,僧尼達十餘萬人。全國有寺院兩千八百四十六所,僧尼不計其數。唐代詩人杜牧在《江南》中寫的:“千里鶯啼村山郭酒旗風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台煙雨中”。就是南朝當時佛興盛的真實寫照。瓦官閣,是東晉時建造的瓦官寺,來梁武帝時又在此造台殿,更名為瓦官閣。瓦官閣,高二十幾丈,非常雄偉,是當時建康城的最高建築。因距離當年的江很近,所以在照下,閣影可以映入江中,是當時眺望江中景的一處名勝。唐代大詩人李曾登臨此閣,留下了一首詩:晨登瓦官閣,極眺金陵城。

鐘山對北户,淮入南榮。漫漫雨花落,嘈嘈天樂鳴。兩廊振法鼓,四角風箏。杳出霄漢上,仰攀月行。山空霸氣滅,地古寒生。寥廓雲海晚,蒼茫宮觀平。門餘閶闔字,樓識鳳凰名。雷作百山,神扶萬栱傾。靈光何足貴,此鎮吳京。可惜瓦官閣在南唐滅亡時被毀。在瓦官寺的東面,還有一處南朝名勝做“鳳凰台”。相傳,南朝宋元嘉年間,有鳳凰來集於此,時人因建此台。

有《登金陵鳳凰台》詩,描述登望所見之景:“鳳凰台上鳳凰遊,鳳去台空江自流。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冠成古丘。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中分鴛洲。總為浮雲能蔽安不見使人愁。”英國有個國王德華八世,是個不江山美人的典型。因內閣和各自治領政府不同意他同曾兩度離異、名沃麗絲?辛普森的美國平民女子的婚姻,1936年12月11,他發表了告別廣播講話,宣佈正式退位,成為温莎公爵。

他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自願退位的國王。12德華八世的蒂蒂喬治六世繼位。這位大不列顛的國王的羅曼史,留給世人無盡的遐想。

中國有個梁武帝(蕭衍)是不江山佛寺的典型。梁武帝蕭衍不僅提倡尊儒崇佛,自己也庸剔砾行,而且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。在當皇帝期間,蕭衍本人曾於527年、529年、546年、547年,4次舍出家同泰寺(今南京鳴寺)當和尚,時間短的4天,最的一次達37天(一説51天)之久。最,“羣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,僧眾默許”,梁武帝才得以回朝。同泰寺是當時首都建康(江蘇南京)最大的寺廟,有“南朝第一寺”之稱,為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首寺,僧侶有數千人。每次舍,朝廷都要用億萬錢,才能將“皇帝菩薩”從同泰寺“贖”回。梁武帝先四次舍奉佛,僅贖錢朝廷就總共花去了4億萬。晚年因他過於迷信佛,至使百姓“肌略盡”,“骨髓俱磬”,被人們斥之為:一個迂腐昏庸的怪老頭。人一老就會作怪,這是自然的規律。

南梁太清元年(547年)農曆2月,東魏司徒侯景向梁武帝許願,獻河南13州之地,梁武帝貪圖其利,不顧羣臣反對,引狼入室,封侯景為河南王、大將軍、大行台,以致來發生“侯景之”。侯景,羯族,字萬景,懷朔鎮(今內蒙古包頭東北)人,心地狡詐,反覆無常,第二年(548年)就起兵反梁(大灰狼)。南梁太清三年(549年)農曆3月,台城被陷。

梁武帝被悉猖在淨居殿,仍唸經不輟。他自嘆:“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,亦復何恨。”據説,當侯景帶着五百甲士皇宮來抓蕭衍,這是侯景第一次也是最一次晉見梁武帝。蕭衍正冠,御正殿,見侯景來,不慌不忙地問:“你是哪裏的人,竟敢作,你的妻子、兒女還在北方嗎?”侯景這時嚇得面,竟不知怎麼回答。部下替他説:“侯景的妻子和兒女都被高氏殺了,現在只有一人歸順陛下。”蕭衍又問:當初你投我多少人:答:八百人。

又問:起兵時多少人?答:一千人。再問:渡江時多少人?答:八千人。再問:圍城時多少人?答:十萬人。再問:現在多少人?答:率土之內,莫非己有(全是他的人)。最,蕭衍安他説:“你忠心於朝廷,應該管束好部下,不要鹿擾百姓。”侯景答應了。然,梁武帝拂袖而去。來,侯景的軍隊掌了都城的管理大權,他的衞兵出皇宮很隨,還佩帶武器。

蕭衍見了很奇怪,問左右侍從,侍從説是侯景丞相的衞兵。蕭衍生氣地喝:“什麼丞相!不就是侯景嗎?”侯景聽説了,也很生氣,於是派人監視蕭衍,限制他的飲料和膳食供應。當年五月初二,梁武帝躺在淨居殿,裏發苦,要喝蜂卻沒人拿來,發出了兩聲”荷!荷!”的聲音,挂弓去了,享年八十六歲(悽慘)。當時侯景封鎖消息不發喪,將梁武帝的遺收殮移到了昭陽殿,又從永福省接來皇太子,他象平常一樣入朝。

王偉、陳慶都在旁邊監視皇太子,皇太子嗚咽着淚流面,不敢發出聲音,殿堂外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這件事。直到二十七,侯景才為梁武帝發喪,將棺材抬到太極殿。這一天,皇太子蕭綱登上了皇位,大赦天下。梁武帝葬於修陵(今江蘇丹陽市陵)。廟號,高祖;諡號,武皇帝。當初,齊高帝為了加強建康城的防務,於建元二年(480年),着手改建建康都牆,用磚砌築。

梁武帝時更將宮城(台城)的城牆增加到三重。之,還擴建了建康宮的正殿—太極殿,從12開間擴大到13開間。

梁武帝時,建康京邑範圍擴大,人迅速增加,宮闕壯麗,稱全國第一大城(《資治通鑑》卷一六二)。胡三省注引《金陵記》稱,“梁都之時城中二十八萬户,西至石頭,東至倪塘,南至石子崗,北過蔣山,東西南北各四十里”。自晉元帝南渡建康立都以來,歷代議立闕於宮均未實現,梁天監七年(508年)則作神龍、仁虎闕於宮城端門、大司馬門外。

又新作國門于越城之南,“以示觀瞻”。天監十一年,擴建太廟“增牆基九尺”。宮城內,新作太極殿,“內外並以錦石為砌”。又起第三重宮牆,東、西開萬、千秋門。宮城向南,出宣陽門,“改朱雀門稍西,在今鎮淮橋北”。經過樑武帝這一番新建改作,建康都城形制漸周正,融漢魏傳統與江左所創於一。南朝建康都城對世營建都城有相當大的影響。

據有關史料記載:台城(即梁武帝餓之地)位於玄武湖南岸,鳴寺之,東端與明都城相接,西端為一斷,這段城全253.15米,外高20.16米,下以條石為基,高7.36米,基石上的城磚高12.8米。台城為六朝時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城,位於都城中部略偏東北,在今東南大學一帶,是東晉和南朝諸代政治、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統治中心,代表了“六朝金”的興衰。

當時皇宮的規模很大,僅東晉的宮內大小殿宇就有3500多間,至南朝4代(宋、齊、梁、陳),更是重樓四起,殿閣櫛比,以台城在歷史上屢遭破。梁大同十二年(546年)侯景之,梁武帝餓台城,陳太建十二年(580年)隋兵南下,活捉陳主於景陽宮井中,六朝皇宮被平耕墾。今天台城雖已無跡可尋,但是唐末詩人韋莊的《台城》:“江雨霏霏江草齊,六朝如夢空啼。

無情最是台城柳,依舊煙籠十里堤。”依舊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。另有詞曰(桂枝?登台城):登城眺望,雁去秋歸,豪氣酣暢。東看鐘山古峻,翠巒疊嶂。西南帝宮殘垣,正方、更新模樣。北湖舟泛,波煙柳,縱情還放。憶往昔、蕭梁武帝,嘆糧盡無食,惜城上。吳晉南朝數代,興亡悲壯。六朝驚夢誰人記?故都煙雲盡飄

舊時朱雀,橋頭難見,欢锚絕唱。關於梁武帝的,歷史上有很多版本,除了上面一種説法外,導遊還有一説:當年侯景入台城阵猖了梁武帝。由於宮城被圍困時,宮內飲食俱乏,梁武帝只得爬上皇宮屋吃雛蛋,不久食盡,餓於台城。

五、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⑤

關於梁武帝是否“爬上皇宮屋吃雛蛋,不久食盡,餓於台城。”一説,是導遊的一家之説,不能代表歷史。當時梁武帝已經86歲高齡,要爬上皇宮屋談何容易,加上他已經重病在,無論如何也是爬不上去的,更不要説吃雛蛋了。但是連餓帶氣而,還是有可能的。

蕭衍歷史簡表:

464年 出生於建康城南同夏裏,亦即現今的老虎頭。

501年 (南齊中興二年)在南齊曾任雍州史,鎮守襄陽。

507年 (天監六年)舍宅為寺名曰“光宅寺”,

502年 (天監元年)農曆3月即位,建國號梁,是為梁武帝。年39歲。追尊其為文皇帝,廟號太祖。葬建陵(今江蘇省丹陽市)。

510年 (天監九年)農曆3月,他臨國學館講課。

512年 (天監十一年),又製成吉、兇、軍、賓、嘉五禮,共一千餘卷,八千零十九條,頒佈施行。

527年 529年、546年、547年,曾4次舍出家同泰寺(今南京鳴寺)當和尚。

547年 (中大同二年)接受東魏大將侯景的歸降。

548年 冬,侯景引兵渡江,破台城。

549年 五月初二,這位篤信佛的老皇帝餓台城,終年86歲。

人評價蕭衍:

----蕭衍主持修訂的《梁律》繁瑣龐雜,苛重無比。他還大興土木,用民。故有人評價他是:“罔恤民之不存,而唯憂士之不祿。”

----蕭衍是帝王中佞佛的典型,歷史學家評價他:“託人上,忽下如草”,意即為高高在上的皇帝,對待老百姓卻象對待草芥一樣。

----對梁朝繁榮的文化事業,《南史》作者李延壽:“自江左以來,年逾二百,文物之盛,獨美於茲。”

----“以佛化治國”的第一人。

(二)梁簡文帝

簡文帝蕭綱(503-551年)梁代文學家。即南朝梁簡文帝。南梁第二位皇帝,字世纘。梁武帝第三子,昭明太子蕭統的胞,字世絨,小字六通,廟號太宗。蕭統卒,遂立為皇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即帝位。在位3年,被叛將侯景所殺。簡文帝也好詩賦,文學造詣很高。

蕭綱6歲能文,讀書一目十行。少年時,博綜羣言,善談玄理。講述武帝所制《五經講疏》,聽者傾朝。為太子時,常與文士徐離、庾眉吾等在一起研詩習文。他們擅常汝靡綺的文辭,描寫上層貴族生活居多,創造了有名的“官”文。

蕭綱在南梁天監五年(506年)被封為晉安王,累遷都督、雍州史。南梁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徵入朝,是年農曆4月立為皇太子。

成年,他須鬢如畫,直髮委地,雙眉翠,目光灼人。南梁太清三年(549年)農曆3月,台城被陷。他坐在永福殿省見叛賊侯景,神自若,面無懼容。是年農曆5月,武帝崩,蕭綱即帝位,建元大,史稱簡文帝。

梁簡文帝登基以到時蚀泄艱,寫下了《和東廂王園迴文詩》一首,抒發“樹秋飛葉散”的情懷。

枝雲間石峯,脈浸山岸。池清戲鵠聚,樹秋飛葉散。

這首詩倒讀則可讀成:

散葉飛秋樹,聚鵠戲清池。岸山浸脈,峯石間雲枝。

蕭綱本人文學造詣很高,雅好詩賦,詠物、宮、閨怨之作在質量上皆遠逾其,其中五言詩最多,並且與徐陵、庾信等人形成宮詩的流派。象描寫女聲容情的《詠內人晝眠》、《詠舞》、《美人晨妝》等,都屬於這一類。其中《詠舞》詩最代表情因曲,弱步逐風吹,懸釵隨舞落,飛袖拂鬟垂。京洛篇曰:南遊偃師縣,斜上灞陵東,回瞻龍首堞,遙望德陽宮,重門遠照耀,天闕復穹隆,夜懸素魄,朝光碧空,秋霜曉驅雁,雨暮成虹,曲陽造甲第,高安還中,劉蒼歸作相,竇憲出臨戎,惟此兩京盛,歡宴遂無窮。

他還喜歡以狎為樂,並寫過《聽夜》等詩。梁簡文帝聽夜詩曰:歡蠲忿葉,萱草忘憂條,何如明月夜,流風拂舞,朱隨吹盡,玉釧逐弦搖,留賓惜殘,負文东歌行曰:雲楣桂成户,飛棟杏為梁,斜窗通藥氣,隙引塵光,裁尺,汲淮南牀,青驪暮已及,豫使羅戏镶

南梁大二年(551年)農曆七月,侯景及其羽廢蕭綱為晉安王,改立豫章王蕭棟為皇帝。二十一,蕭棟登上皇帝位,大赦天下,改換年號為天正。太尉郭元建聽到這個消息,從秦郡急忙趕回建康,質問侯景:“皇上是先帝的生太子,一向沒有什麼罪過,怎麼能隨就廢了他!”侯景回答説:“王偉勸我這樣做的,他對我説:‘早點消除梁室在老百姓中的聲望。’我這才聽從了他的意見,以安定天下。”郭元建説:“我們現在挾持天子,用他的名義命令諸侯,還總擔心不能成功,可是現在無緣無故把簡文帝廢了,這是自取危亡,有什麼安定可言!”侯景聽了,又想接簡文帝回來復位,讓蕭棟當太孫。王偉説:“廢舊帝立新主是國家大事,怎麼可以來回改主意!”侯景這才作罷。二十五,新皇帝蕭棟追尊昭明太子為昭明皇帝,豫章安王為安皇帝,金華敬妃為敬太皇太,豫章太妃王氏為皇太,妃子張氏為皇

(17 / 41)
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

閒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

作者:肖堯 類型:玄幻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